义庄是我国古代家族发展史的一个伟大创举,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义庄是苏州的范氏义庄,由北宋名臣范仲淹首创。宋元时期苏州有七八家义庄,但规模都比较小。
从明朝到清未,荡口出现了华氏义庄,规模之大,存续时间长,影响之广,世所罕见。华氏义庄的雏形可追溯到明代前期,是乐勤公设置的义仓,义仓大概是在农民青黄不接时对贫困人的一种救助。
明代中叶,华太师设置义田、规模很大。那些义田哪里来呢?华太师自己和兄弟带头捐田800亩,同时在华氏家族内,每百亩户捐田3-5亩作为义田,也是有识之士对社会的一种担当。在当时的苏州、常州、松江三府应属第一位了。
到清末义庄管辖的义田达到7000多亩,分出了五个义庄,即永喜义庄、春义庄、新义庄、怀芬义庄、襄义庄几乎是占华氏家族田亩数的十分之一,也是义庄的顶盛时期。义庄受官方保护,种义田也是要交租的,租粮交于义庄。
清乾隆七年(1742),华进思号葵圃,荡口人任安徽休宁县县丞正五品,他仰承父志,独置义田1340亩,在松芝茅庄创建第一个义庄,为什么说在茅庄呢?是根据当时的图册来说明,图四一为茅庄,图四二为城南。加上他父亲存齐就安葬在现在的翁家里北、和上圩东,有20多亩墓地,华进思共捐租米1170石,捐义屋一所共计有24间,华迪光任司事(庄主)负责登记造册,发放义粮,还有庄丁若干名。
在华氏家谱的卷首语中,茅庄的义庄存在时间为三年,清中期锡东一带大批粮田为华家所有,城南派在这里的华氏子孙很多,他们居住在小圩里,十字绛和南桥等地。
义庄的主要功能是济贫救危,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,五服之内每月供大米二斗约30斤,五服之外同是族亲供大米为1.5升。庄主为三年一个任期,业绩好的可以连任。废疾者要有族长保举,才能造册,不得虚假。照顾名额起初为200名,后增加到500名,贫穷的五代族亲是近属,身故者,安葬费给银3两,停柩在家无力安葬者,或者停棺厝野处,许其到庄上报明,经查实,大柩者贴钱一两,小柩者贴钱五钱,也就是坐地深埋。如有无主之棺,暴露于外,查其本族,酌给葬费。这也是一个庞大的的数字,非大族是无法承受的。
寒冬腊月,义庄要制棉衣百领,后逐年增加,按祖宗规定,僧、道、江湖者不给,其余实在赤贫者,不拘一姓,眼见给之,来年开春五月插秧,赏各勤耕佃户白米一斗,如有欠租未清者,不准发给,这是严格的规定,如逃荒者路过义庄,一律赠食三天,提供住宿。以上都是义庄的功能,如庄底厚实,要修桥铺路,也是义庄的职责。
华氏义庄,在松芝茅庄的时间为什么不长。家谱载:“领米者泛扁舟于鹅湖之中,风高浪激,险象屡屡”,后来葵圃先祖准备移建于北仓河畔,最后在旧宅旁购置旧屋几间重建后,办成了现在看到的老义庄,是北仓河见证了那段孝义文化和历史的发展,其实义庄的功能,同现在的慈善事业一样,是义庄延伸出了今天的慈善事业,也是一种善良,济贫帮困,走共同富裕的道路。
后来由于华氏人口剧增,老义庄无法承受众多的贫困者,压力较大,宗亲们办起了五个义庄,来缓解老义庄的压力,他们在济贫帮困中都作出了重大贡献,可称谓功德无量,在家乡的文化历史上,树起了一座崇尚义德的丰碑。
附下图:南延区上扇四十都一啚、二啚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